加息传闻如寒潮袭来,A股市场再度成为惊弓之鸟。
11月17日,沪指收报2838.86点,跌55.68点,跌幅达1.92%,最低探至2824.12点,失守年线;期货市场集体跳水,连豆、连玉米、连豆粕、连豆油、郑棉等7个农产品品种悉数跌停。
不过,当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让焦急等待加息的人们预期落空。在这次会议上,针对节节攀升的物价,国务院决定“必要时将实行价格临时干预”。
“对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实行价格临时干预措施,短期内是有效的。”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对本报记者表示,“但通胀预期不是马上就能控制下来的,管理通胀预期最好的办法就是实际利率由负变正。”
选择什么节点、以什么样的节奏让利率负转正,已成为市场的一块心病。民生证券副总裁滕泰认为,目前市场对于通胀的短期恐惧有点过头,对通胀的炒作也有些过头。
当天受访的多位经济学家均表示,在11月宏观数据尚未出炉、通胀形势尚不具体的情况下,央行20日前加息的可能性不大。与市场传闻一次性大幅加息50或75个基点相比,这些经济学家更倾向于缓慢、有节奏地加息。
加息恐慌
从10月8日掀起国庆节后行情始,短短一个多月,上证综指一度由2682点上涨至3160点,而近日来却急转直下。特别是11月10日央行决定全面上调存款准备金以来,沪深市多次恐慌性下挫。11月16日央行行长周小川有关“价格上行压力需引起关注”的表述,更使加息的猜测和恐慌迅速蔓延。
“市场一直在笑,突然哭起来,在于之前对通胀及政策从紧的估计过于乐观。”国泰君安策略分析师时伟翔说。
但多数宏观经济学家并未改变此前的立场。在市场资深人士看来,此轮股市和大宗商品市场的涨跌,更多的是与美联储第二轮数量宽松货币政策(QE2)出炉后,美元忽跌忽涨的走势息息相关。
11月17日,美元指数从78.613上升至79.199,当日涨幅为0.9%。11月4日之后,美元指数便一路上涨,目前已经涨至60日均线附近,并接近80这一心理价位。
“美元阶段性走强,使得美联储QE2之后,受弱势美元推高的大宗商品市场和股市出现下跌是很自然的。”申银万国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单蔚良说。
当然,经济学家们对于接下来两个月通胀形势、有无加息必要的判断,仍然存在分歧。
在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看来,近期周小川有关“筑好蓄水池”的表述,或能折射出货币政策实操者的心态。
“‘池子’的概念很明显表明了未来货币政策的选择,怎样把钱装起来,这个是数量控制的概念,而不是一个价格影响的概念。”他说。
至于持续多月的“负利率”走势以及10月份高达4.4%的CPI指数,刘煜辉认为,年底最后两个月物价指数回落的可能性较大。“后两个月即便新涨价因素再往上面走一点,和翘尾因素两个叠加起来,11月份CPI可能在4%左右,甚至4%以下;而12月份,CPI很明显会回落到3%左右。”
滕泰也认为,10月份CPI指数高达4.4%,70%-80%是因为食品价格上涨,因此,不要错误将食品通胀看成全面通胀,“不应采取货币和需求管理的手段去应对供给方面的问题”。
尽管如此,谁都无法否认明年国内面临的通胀压力。刘煜辉承认,明年上半年整个翘尾因素是在1.7%到2.5%之间,最高翘尾可达2.5%,然后再加上新涨价因素保持在3%的话,明年上半年可能很多月份CPI会突破5%。
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将通胀形势看得更为严重,她预计11月CPI可能会进一步攀升至4.5-5%,12月份将会因去年较高基数而回落至4%以下。
“接下来几个月,食品价格仍然是关键,但快速上涨的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和急剧膨胀的国内流动性也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外汇流入带来的流动性增加得不到充分对冲(包括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在内),这些可能会加大通胀预期。”汪涛表示。
除此之外,汪涛认为,10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5877亿元,远高于预期,致使今年最后两个月的贷款额度仅剩下6200亿元;同时,与贷款规模快速扩大相反,10月份存款仅小幅增加1770亿元。
汪涛分析,尽管存款增速一般在十一假期后都会放缓,居民存款减少7000亿的数字还是令人吃惊。这也印证了此前人民银行调查所得的数据——在通胀加剧、股市上扬的背景下家庭将更多存款转移到金融资产上。
因此,瑞信证券预测,今年年底前央行可能会再加息一次,并采取更多的对冲措施。
明年信贷额度或在6万亿上下
上述背景之下,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年底加息政策效果将优于明年加息,年内加息将会缩短政策“时滞”;在加息节奏上,他倾向于有节奏地缓慢加息,而非一次性加息75个或更大幅度,“中国往往是降息容易,升息难,而单月4%全年3.2%的水平,站在官方的角度讲,属于温和通胀。”
尽管再度加息未至,但包括货币政策在内的政策全面收紧已初露端倪,这也为12月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预热,而2011年“升值+加息+存款准备金率+资本管制”等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已然成形。
汪涛认为,接下来很有可能采取加速人民币升值步伐;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及增发央票的手段加大对冲力度;进一步升息等。瑞银预测未来12个月累计加息75个基点;同时,2011年继续控制信贷投放,信贷额度有望压缩至7万亿。
“在流动性增加和通胀预期的背景下,货币政策还应该收得更紧一些——加息幅度应该更大(比如说到2011年底累计升息150个基点),信贷额度应该设得更低(比如说6万亿)——才可以有效控制通胀。”汪涛分析。
此前,一位国有银行高层曾向本报记者透露,尽管目前各家商业因明年信贷投放额度尚未最终确定,但据他了解,目前决策层已有倾向将明年广义货币供应量目标值调低为15%,以此推算,明年广义货币供应量将在11万亿左右,扣除热钱和债券,全年信贷额度大约在6万亿左右。
不过,上述银行业人士也表示,考虑到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出炉的“四万亿”项目多数面临竣工,因此“四万亿”项目后续贷款应该不会受到太大压缩,以此估计,明年信贷目标在6-6.5万亿左右。
价格干预与储备投放并举
加息未至,但物价上涨压力也被普遍关注,近期有关出台价格管制手段的传闻甚嚣尘上。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此前表示,发改委将采取应对措施,把物价涨幅控制在普通消费者能承受的范围之内。
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四大稳定物价措施,并明确表示,“把握好政府管理价格的调整时机、节奏和力度;且必要时对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实行价格临时干预措施。”
如何调控价格,有专家建议采取行政手段管制大宗商品、棉花等价格,稳定价格上限,不过,17日,发改委官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短期内不会草率实施严厉的价格管制措施。
在祝宝良看来,采取价格干预等行政手段的同时,采用储备投放等宏观调控政策,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解决物价问题,不失为一种良策。
此前,周望军也表示,发改委将价格干预与增加储备,发改委将保障粮食、生猪等农产品的供应,加强市场价格监管,防止游资进行炒作,以及对低收入群体予以适当的补贴等手段应对物价上涨。
据商务部发言人姚坚介绍,自9月中旬以来,商务部、财政部累计投放6.24万吨猪肉,同时在中央储备库中增加了10万吨库存。另外自10月下旬以来,共计投放了21万吨中央储备糖,同时在中央储备库中增加了41万吨中央储备糖。
“这只是商务部在中央层面的工作,实际上各个省市的政府主管部门在食用油、粮食、猪肉市场供应方面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应该说针对市场的供应是有保障的。”姚坚表示。
位于南昌的国鸿集团日前接到来自商务部的通知,要求该集团储备的4000吨冷冻肉于本月底起陆续投放南昌市场。
该公司为江西具备中央储备肉基地资格的企业之一,储备总定额为4000吨,一次性投放,目前正在审核投放市场的价格。
南昌市物价局有关人士表示,市民消费绝大部分选择的是鲜猪肉,储备肉的消费群体多为大的工厂、单位或者学校,储备肉的投放对猪肉价格的影响不大,按往年价格监测看,尽管储备肉的投放不能直接拉低鲜猪肉的价格,但是当市场供应增大时,对鲜猪肉价格的上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除冷冻肉外,商务部、农业部在各地设有大型活体储备基地,必要时将向市场投放猪肉活体储备以平抑物价。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副主任胡迟告诉记者:“根据统计局的数据,推动物价上涨因素最主要的是食品类价格和居住类价格,这表明前期影响物价上涨的因素依然未被消除,或者说政府与市场对这些因素的作用一直估计不足,前期政策的力度还不够。”
他认为,当前控制通胀的一大优势是,今年我国粮食生产连续第七年丰收。国家稻米、小麦、食用油等的储备都比较充足。因此,国家应当迅速动用储备来平抑物价,同时加大对市场价格监管的力度,防止国内、国际各种来源的游资对农产品的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