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网站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频道首页 >> 信息正文
蔡昉:工资上涨过快将压垮中国制造业

发表时间:2013-11-15     发表评论()



  日前,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在“中国-欧洲就业与发展”演讲会上发发布了《2013人口与劳动绿皮书》。该报告主编,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人口与劳动经济所所长蔡昉认为,中国的刘易斯拐点于2004年到来之后,工资上涨迅速,超越了劳动生产率的限度,将加速减弱中国经济在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导致经济在工资减速过于剧烈,无异于一种休克疗法。

  蔡昉指出,中国的刘易斯拐点于2004年到来之后,从2011年开始,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开始负增长。这种人口转变态势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反映,就是劳动力短缺成为常态,企业招工难愈演愈烈。作为一个必然的结果,普通劳动者工资以强劲的势头上涨。

  “以农民工的平均工资为例,2003-2012年期间,在外出农民工人数继续增加的同时,农民工工资的实际增长率达到12%,2011年更达到了21.2%,2012年在G D P增速降到7.8%的情况下,农民工工资照样增长了11.8%。”蔡昉认为,鉴于长期以来工资水平的提高滞后于劳动生产率,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比重偏低,工资上涨无疑有利于改善收入分配,均衡经济增长的需求结构。

  蔡昉同时指出,工资增长归根到底受到劳动生产率提高速度的制约。我们引用一项针对中国制造业的研究,直接进行工资上涨和劳动生产率的速度对比。该研究表明,劳动生产率提高速度尽管很快,仍然没有赶上刘易斯拐点到来之后工资上涨的速度,因此,如果计算一个综合了工资成本和劳动生产率因素,从而可以反映制造业竞争力的指标———单位劳动力成本,可以看到,在2004-2009年期间,中国制造业的名义小时工资提高了72.7%,快于小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导致单位劳动力成本提高了16.1%。

  “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在工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保持同步的情况下,那些生产率提高速度低于平均水平,因而在工资增长中竞争力逐渐减弱的企业感受到压力,及至不能改善则难以继续生存,生产率提高表现好的企业则在竞争中胜出,因此,整个经济结构经过优胜劣汰而实现升级。”,蔡昉认为,整体而言,工资上涨超过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则制造业比较优势乃至竞争力的下降速度过快,没有足够的调整和改善时间,则会使过多的企业面临困境甚至猝死,投资撤离和企业大规模外迁,就会形成一种产业结构调整的休克疗法,反而不利于顺利转型。

稿件来源:经济参考报 

短信订阅】【信息定制】【发表评论】【收藏此页】【纺织通】【联系行业分析师

相关资讯

  • 中国制造业的两副面孔 2015-03-03
  • 蔡昉:拨开中国经济悲观论的雾霾 2014-07-17
  • 蔡昉:中国还能再创经济奇迹吗? 2014-04-04
  • 2013中国制造业500强(纺织服装类) 2013-09-02
  • 中国制造业如何提高生产率? 2013-07-04
  • 中国制造业6月份再现低迷迹象 2013-07-02
  • 中国制造业指数触及九个月低点 2013-06-20
  • 德勤:中国制造业竞争力指数目前及未来五年仍居全球首位 2013-01-23
  •  
    最新公告
    ·华峰氨纶26.3亿元建设9.
    ·华峰氨纶一季度实现净利.
    ·2016年华峰氨纶营业收入.
    ·三部委关于深港股票市场.
    ·招商证券:订单转移影响.
    ·华茂股份关于参股公司广.
    ·嘉欣丝绸关于对深圳证券.
    ·鲁泰A第七届监事会第十.
    ·关于新疆富丽达纤维有限.
    实时行情
    纺织股一周交易统计
    名次 股票 周均价 周成交
    江苏阳光8.112209033
    龙头股份12.741354175
    春晖股份5.67995110
    欣龙控股10.09891446
    吉林化纤5.5633645
    黑牡丹7.05619604
    鄂尔多斯20.63596989
    美尔雅14.39584437
    凯诺科技9.38534372
    保定天鹅8.49504842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信息定制
      
    CopyRight ©2005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