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能否成为新的世界工厂? |
|
发表时间:2014-05-26 发表评论() |
|
原本以“世界工厂”著称的中国制造业,近年来受到工资成本上涨,人民币升值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导致企业成本不断上涨,非国有制造业外流成为趋势。其中东南亚地区凭借廉价的劳动力成本获得投资者青睐。
低廉的工资价格是东南亚提升竞争力的因素之一。目前中国大陆东部沿海地区工人月薪大约是500美元,印尼大约300美元,越南250美元左右。而柬埔寨服装行业工人每月最低工资仅为80美元,而另一服装生产大国孟加拉国,2013年底才将每月最低工资标准提至67美元。
但东南亚在价格上面的优势,也正面临着挑战。而且经济基本面的不确定性,让投资者也望而却步。
在越南发生的针对外国投资者的暴力事件,不是东南亚地区第一次爆发不稳定因素。从今年4月中旬开始,柬埔寨两个经济特区30家工厂的工人开始罢工,要求发放奖金和增加工资。据柬埔寨方面统计,罢工给整个行业造成了约2.75亿美元的损失。去年11月,泰国就曾爆发政治动荡,导致多家汽车制造商威胁将要退出该国。
除了政治不稳定因素外,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基本面也很容易波动。2013 年5月~6月,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新兴经济体国家爆发汇率危机,随后2014年1月越南也爆发汇率危机。
墨西哥、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凭借低廉的价格与稳定的经济局面成为投资商青睐的地区。特别是墨西哥,对于以美国市场为主要目的地的出口商而言,已经成为最佳投资目的地。
日产和大众等汽车厂商成为最早入驻墨西哥的品牌。目前日产已经成为墨西哥第一大汽车制造商。福特、本田也相继在最近几年加大在墨西哥的建厂力度。
但这并不意味着墨西哥等国家就能够取代中国成为新的世界工厂。中国的中西部城市在加大对大型制造商的吸引力度,不少地区劳动力依然充足,而且劳动力成本并不比东南亚高,例如贵州,工人月薪为1500元~1600元,与越南的劳动力成本不相上下。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中国的领先地位也很明显。仅从物流设施来看,截至2013年,按货物吨位计,世界排名前20大的机场,亚洲占7席,美国占7席, 没有一个在墨西哥。世界排名前二十大的港口,中国独占9席,美、日、澳州各占两席,也没有一个在墨西哥。
华尔街分析师雷扬认为,一个物流设施不太发达,仅靠卡车运输的国家,注定没有办法成为世界工厂。此外,墨西哥同样面临来自治安恶化的威胁。
与此同时,中国自身也在促进制造业升级。1月~4月,制造业中的通信设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规模24.3亿美元,增长8.8%,既好于制造业吸收FDI的增速,也快于整体的FDI增速,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发展升级中高端制造业对外资仍保有着较强的吸引力。
|
|
|
|
|
实时行情 |
纺织股一周交易统计 |
|
股票 |
周均价 |
周成交 |
江苏阳光 | 8.11 | 2209033 |
|
龙头股份 | 12.74 | 1354175 |
|
春晖股份 | 5.67 | 995110 |
|
欣龙控股 | 10.09 | 891446 |
|
吉林化纤 | 5.5 | 633645 |
|
黑牡丹 | 7.05 | 619604 |
|
鄂尔多斯 | 20.63 | 596989 |
|
美尔雅 | 14.39 | 584437 |
|
凯诺科技 | 9.38 | 534372 |
|
保定天鹅 | 8.49 | 50484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