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纺织工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然而重创之后,纺织品出口正在稳步回升,据海关总署1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1-12月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1670.24亿美元,同比下降9.8%,但呈逐月回升的态势。二级市场上,伟星股份、鲁泰A的稳步上攻也为投资者带来了不菲的收益。
国际经济复苏是根本动力
据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官方网站消息,2009年11月份,纺织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比10月回落0.3个百分点;纺织产品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7.8%,比10月份加快7.7个百分点。
据海关总署此间发布的出口数据显示,中国纺织品出口从2009年9月份开始逐步好转,11月份实现年内首个正增长。受12月份增速转正拉动,2009年全年出口降幅维持在一成以内。
从全年的走势来看,“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类商品的出口趋势,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于2009年2月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也形成了全年的谷底,也是近年来少见的低点。但是在2009年3月份,出口即呈现了强劲的反弹回升,当月份出口额实现473219.8万美元,比同年2月份增长了84.6%,充分提振了纺织业在危急中引领复苏的信心。在此后的季度中,“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类商品出口额交替上升,呈现了稳步的态势,其间虽有波折,但已不可逆转地走上了上升通道。与年初相比,2009年12月的出口额比年初1月的出口额提高了31.6%。
中国第一纺织网总编辑汪前进表示,在国际经济回暖的形势下,外需将进一步向好,出口呈回稳趋势是必然的,但危机的影响还远没有过去。虽然中国纺织品在国际市场占有率有所提高,但总量下降、利润空间被压缩,短期内不会改变。要恢复到较高增长水平,确实存在较大困难。2010年的外贸出口,更多地是一种恢复,不要指望出现金融危机以前的持续性大幅增长。
他提出,后危机时代国际格局正在重新调整,产业结构也在重新划分。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以及人民币汇率更趋市场化等等,诸多的因素叠加均对中国的纺织出口形成制约。要想提高纺织品的出口额则要看国际经济的大环境如何,如果国际经济形势大好,那么,我国的纺织出口额也将会随之提升。
技术转型决定企业命运
在国家出台《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扶持产业升级的情况下,从生产低端产品向中、高端产品的转型似乎成为了必然趋势。
部分企业反映,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出口企业运营带来了明显影响,但也为出口企业增加科技投入、提高产品附加值、调整产品结构带来了直接压力和动力。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许坤元在介绍中国纺织业调整振兴情况时表示,中国纺织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生产保持平稳增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知识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水平明显提高,以此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目前在中国纺织工业发展道路上机遇与挑战并存,调整升级势在必行。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今年以来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减少了11.7%。金融危机迫使中国纺织业加快了调整的步伐,全行业正在《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引下谋求健康可持续发展。
孚日股份证券办人士向记者透露,公司早早便开始计划产业升级并不再追加低端产品的投资。公司今后也将重点转移到中、高端产品的生产。
事实上,我国大部分大型纺织企业多年来一直都在不断地进行产业升级。正是因为这些企业能够更早地进行产业升级并一直坚持生产与研发中、高端产品,使得这些企业即使遭遇金融危机也能够平安度过。
鲁泰A董秘秦桂玲表示:“公司对外出口一向是日本、欧洲、美国各三分之一,公司并不存在因经营问题而改变出口战略的问题。”
波司登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执行总裁高德康则表明,波司登目前已不满足于以生产优势和成本优势参与国际竞争,自主品牌和高技术产品已经进入美国、英国、俄罗斯、加拿大等主流市场。与此同时,企业在环保、体育及社会福利事业方面也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但是,想要实现转型升级并不是每个企业都能实现的,不但要求资金跟得上投入,而且还需要技术型人才等等因素。这些对我国中小纺企来说都是需要克服的难题。特别是在我国纺织出口回暖的情况下,企业能否坚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决心,国家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有关政策能否落到实处,成为今年纺织行业“调结构、促转变”的关键问题。
关注有议价能力的公司
1月份纺织服装出口规模为168亿美元,是2008年10月份以来的月度新高。与钢铁和机电类产品不同,我国纺织服装在欧美市场具有一定刚性需求,因而受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较小。虽然服装业处于刚性需求增长和价格下降的“土豆效应”中,但去年出口退税率的多次提高和原材料价格的下跌对冲了降价对行业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具有全球最完整的纺织产业链,因此在全球服装需求增长的情况下,纺织业的高弹性使其具有更快的出口增速。同时,随着欧美消费者的消费心理障碍逐渐消除,特别是中、高端服装需求复苏,这些因素都有利于纺织品服装出口价格的提高,随着出口产品价格的上涨,国内纺织服装出口金额将逐渐回升。
在外向型为主的纺织类上市公司中,具有一定品牌优势和对外议价能力的公司将会成为海外刚性需求复苏的最大受益者,如产业链完善和业绩释放能力最强的鲁泰A,在辅料行业具有优势的航民股份和伟星股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