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6月份金融数据,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67.39万亿元,同比增长18.5%,增幅比上月和上年末分别低2.5和9.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24.06 万亿元,同比增长24.6%,增幅比上月和上年末分别低5.3和7.8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3.89万亿元,同比增长15.7%。上半年净投放现金658亿元,同比多投放1236亿元(去年同期为净回笼578亿元)。
点评:6月份M1和M2同比增速呈现加快下滑的态势,M2同比增速开始接近历史合理波动区间,M1同比增速仍有向下空间。从历史数据来看,A股仍然受到来自资金面的下行压力。未来M1是否会触底反弹,或者再次出现M1和M2剪刀差的情况,对A股走势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 6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6034亿元,同比少增9270亿元。外币贷款余额4117亿美元,同比增长39.4%,上半年外币贷款增加323亿美元。
点评:6月份的新增信贷数据连续第二个月回落,基本符合预期。未出现季末冲贷现象,主要因为6月底银行有存贷比红线压制。在银行疯狂揽储的同时,信贷发放当然也不敢大张旗鼓。如果7月份新增信贷仍没有放量,基本可以确定信贷监管没有任何放松迹象,因为6月份银行存贷比红线也没有压制多少潜在信贷。
3. 中国海关总署10日公布今年上半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情况。据海关统计,1至6月中国进出口总值13548.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43.1%。其中出口7050.9亿美元,增长35.2%;进口6497.9亿美元,增长52.7%;贸易顺差为553亿美元,下降42.5%。
点评:6月份的进出口数据表现强劲,但基本上反映的是之前几个月的订单情况。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中国外贸的影响可能会在三季度开始出现,现在全球贸易情况如何,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BDI)更具有参考意义,它已经跌至14个月来的新低了。
4. 来自中国棉花信息网的最新数据显示,7月9日中国棉花价格指数报18419元/吨,继续刷新近十年的最高纪录。
点评:棉花价格上涨有多方面因素,其中包括需求回升,产量和运力下降。纺织企业困境不言而喻。要值得重视一个问题,近来因为连续的灾害天气,中国农产品价格不断上涨,包括各类经济作物和粮食蔬菜,而媒体报道大蒜价格也开始回升。中国的物价监管措施执行的比较有效,但只能挤掉炒作的水分,大量的存量货币和未能如期增收的粮食蔬菜总量形成通胀压力。如果灾害天气持续下去,或货币和信贷政策放松,未来物价存在上涨的可能。
5. 7月11日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胡晓炼在上海表示,从宏观经济的基本判断来看,今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整体取向没有变,促增长、调结构,管理通货膨胀预期依然是政策重点。胡晓炼是在今天举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上作上述表示的。她在演讲中还提到,对于今年信贷过紧的说法“有失偏颇”。
点评:胡晓炼否认了今年信贷过紧的说法,上半年新增信贷总额4.63万亿元,全年的新增信贷目标为7.5万亿元,信贷节奏完全合理。如果再放松,全年信贷失控就很容易导致经济虚热,通胀压力也会加大。资金不是挽救经济的万能药,过多的资金只能掩盖经济中存在的问题。胡晓栋的表态无疑为市场的政策放松期望浇了冷水。至于未来信贷政策会否因经济压力而放松,要看数据下滑的速度是否超预期,现在还难以判断。
6. 针对市场传言“国资委近期通过约谈等方式‘授意’房地产央企下半年在各自专注的领域加速扩张”一事,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专访的国资委相关人士对此予以否认。
点评:现在房价跌了多少?想必大家都有感觉,至少现在的房价对于有刚性需求的绝大部分购房者来说是不满意的。这时候就放松楼市调控,中国政府需要承担很大的信用风险,调整经济结构的工作也白努力了。
7. 中国保监会9日下发《关于人身保险预定利率有关事项的通知》的征求意见稿,拟放开传统人身保险预定利率。此次预定利率放开,只针对传统人身保险,分红保险的预定利率、万能保险的最低保证利率仍不得高于年复利2.5%。
点评:保监会拟放开传统人身保险预定利率,是上周五保险股逆市下跌的原因。如果放开传统人身保险预定利率,这可能导致保险公司因争夺市场而提升传统寿险的资金成本,但对分红险和固定收益类险种没有影响。平安所受影根据招商证券的预测,响相对较小,利润影响约在-1%;太保和国寿影响略大, 利润影响约在-3%左右。这个政策有缓解通胀压力的意图,和IPO节奏紧凑一样,会将社会资金引导入不同的资本市场。中国迫于经济压力不能提高基准利率,此类隐性利率的提高倒是颇具意义。
综合评论:
上周沪深股市反弹的主要催化剂来自于市场对政策放松的预期,而随后央行和国资委官员分别对信贷和楼市政策放松予以否认。尽管目前不能确定经济下行是否在未来改变政策,但目前仍无迹象。况且,下半年通胀压力也因存量货币和气候灾害等因素而存在,中国监管当局面临两难处境,目前政策态度一时难以明显倾倒于某一方向。这说明,政策放松只是市场自己的预期,还不是现实。
(本文作者傅峙峰是《华尔街日报》中文网专栏撰稿人。文中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