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麦考林上市,成为第一支登录纳斯达克的B2C中国股。顶着这个荣誉,不得不引起周围人的眼红。况且在上市的第一天麦考林就突破收盘价达到17.26美元,比发行价高出57.36%,总市值达到10亿美元,市盈率更是高达157倍。
然而,从近期麦考林被“围殴”的现状,再到麦考林实际运营数据来看,并非如外界所谣传的那般“艰难困苦”,麦考林的运营数据还是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
近的来说,根据麦考林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三季度净利润80万美元同比增246% ,三季度净营收5530万美元,同比增35.93%,环比降5.91%;净营收增长主要因为在线平台收入增长,部分因为授权商店的收入增长。受三季度直营店营收影响,环比有所下降。不管资本市场对麦考林的评价如何,其实这样的账面并不算差。
而未上市前,麦考林的盈利能力也一直可圈可点。据媒体报道,目前麦考林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人民币,其中网购约占50%以上份额,而邮购和门店零售各占约2成多份额。在服装类B2C市场中,麦考林营收规模名列第二,市场份额为8.9%;在整个B2C市场中,麦考林以3.5亿1.6%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七。
至于美国投资者的集体诉讼,疑点就更多了。麦考林被诉讼的重点在于IPO提交虚假信息,对于这一点北京市卓智律师事务所姚克枫律师表示,根据以往经验,他认为麦考林上市的过程不太可能出现问题,毕竟在美国上市也要经过层层的审核,美国的法律程序的启动要比中国简单一些,而且,此事件也不排除有美国律师“诱导”股民提起集体诉讼,或者有股民为了一些利益进行炒作。
另外,笔者从相关方面了解到,由于成本高、取证难,在美国此类集体诉讼案件往往由律师事务所发起,一旦胜诉,该律所即可获得赔偿金的20%-30%作为佣金。而即使败诉,作为原告的投资者也并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有律师事务所发起诉讼,投资者是乐观其成的。
此次麦考林被集体诉讼,就是由罗森律师事务所、Smith律师事务所以及Sarraf Gentile等美国律师事务所发起。可见其目的也不见得有多单纯。遭遇这样频繁的集体诉讼,麦考林的经历也并非是中国概念股独一家。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284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中有25家,即8.8%曾遭遇过集体诉讼,这其中不乏多家知名的门户网站。
由此看来,集体诉讼已成为中国企业“西游”的必经劫难之一,面对这一劫难,麦考林的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营并不会因此受到影响。而我们更有理由相信,像麦考林这样的中国企业能够凤凰涅槃,走向另一个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