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收盘分析:政策微调不给力 市场期待更多利好 |
|
发表时间:2012-05-25 作者:傅峙峰 发表评论() |
|
沪深股市今天收跌。上证综指自上午11时起振荡下跌,弱势表现一直维持到收盘。
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报2333.35点,下跌0.74%,沪市成交680.2亿元;深证成指报9884.96点,下跌1.00%,深市成交606.5亿元。
盘面点评:
铁路基建板块全天走强。中铁二局和国恒铁路涨停,晋亿实业上涨7.96%,特锐德和南方汇通涨幅超过6%。
水泥板块大多录得上涨。尖峰集团上涨4.13%,塔牌集团上涨3.73%,福建水泥上涨2.92%。
医疗器械板块走势较弱。博辉创新跌停,乐普医疗下跌8.37%,鱼跃医疗下跌4.96%,阳普医疗和冠昊生物等跌幅超过3%。
商业零售板块重挫。永辉超市下跌9.52%,银座股份下跌6.74%,友好集团下跌5%,大商股份、合肥百货、苏宁电器跌幅都大于3%。
电子器件板块普跌。超声电子下跌8.62%,星星科技下跌5.41%,中京电子下跌5.10%,拓邦股份下跌4.97%。
综合评论:
在憧憬政策利好和期待投资加速的本周,中国股市却录得了连续第三周下跌。市场整体表现并没有像周初众人期待的那样强劲。虽然投资机会的确来自政策线索,但这种结构性机会的持续性似乎并不持久。
政策变化在微调的大框架内,并没有超预期的成分,市场很难想象会对中国经济和上市公司盈利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且情绪上的影响也并不十分强烈。机构普遍预计非金融上市公司中报的盈利增长仍有压力。当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内容被报道后市场反应平淡,就应该知道市场对此的反应在上半周已经比较充分。而且,国务院常务会议内容与上周末媒体报道的温家宝总理讲话内容基本相同。
本周公布的5月份汇丰中国PMI预览值再度回落,其中分项指数显示中国的外需疲弱。欧债危机现在处于风雨之中,无论从金融还是经济两方面,都为中国股市带来了不确定因素。在内外仍有较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政策微调似乎还不足以立刻提振市场信心。
这几天更多的政策放松预期出现,包括房地产政策局部放松以及降息呼声的再度响起,甚至不对称降息也获得了市场的期待。这说明市场需要更多的利好政策来推动。不过房地产政策短期内局部性松动的可能性很小,因房价跌幅或许还不够令人满意,同时房地产行业也没有爆发群体性风险。而降息方面,CPI维持在3%以上是限制降息的一个因素,这需要进一步观察CPI回落的趋势。如果真出现了非对称降息,那对中国经济和股市毫无疑问是更明确的利好信号,可惜息差的缩小会令银行股承受压力。
(本文作者傅峙峰是《华尔街日报》中文网专栏撰稿人。文中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
|
|
|
|
|
实时行情 |
纺织股一周交易统计 |
|
股票 |
周均价 |
周成交 |
江苏阳光 | 8.11 | 2209033 |
|
龙头股份 | 12.74 | 1354175 |
|
春晖股份 | 5.67 | 995110 |
|
欣龙控股 | 10.09 | 891446 |
|
吉林化纤 | 5.5 | 633645 |
|
黑牡丹 | 7.05 | 619604 |
|
鄂尔多斯 | 20.63 | 596989 |
|
美尔雅 | 14.39 | 584437 |
|
凯诺科技 | 9.38 | 534372 |
|
保定天鹅 | 8.49 | 50484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