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11月份,我国出口总金额2022亿美元,同比增长12.7%;进口总金额1684亿美元,同比增长5.3%;10月贸易顺差338亿美元,同比增速为73.5%。从进出口累计值看,今年1至11月出口同比增长8.3%,进口增长7.1%,顺差2341.46亿美元,同比扩大17%。
分析:
在发达经济体向好、新兴市场需求分化、基数效应、季节效应、汇率等因素影响下,11月进口和出口同比增速继续正增长,但进口的疲弱促使顺差扩大。11月份出口增速好于市场预期,进口增速低于预期(我们预期出口增长8.2,进口6.3)。从季调后环比看,11月出口从上月的-3.8%升到5.8%,进口从-1.8%升到-0.4%。
具体来看,11月12.7%的出口同比增速远好于市场预期的7.6%;月出口金额创出历史新高,环比增加168亿美元。就主要出口目的地来看,同比增速对美、欧、东盟均出现大幅上升,对东盟的增速由10月的10.7%上升到16.7%,对美国增速由8.1%升为17.7%,对欧盟由12.7%升到18.4%,对日本出口增速由5.6%降至2.9%。
11月对香港出口增速从10月的-7.2%升至5.4%;对台湾出口同比增速从上月0.1%将至-4.6%。我们猜测,部分套利资金可能借道于出口渠道流入我国。
进口方面,进口增速逊于出口:5.3%的同比增速低于市场预期值7.0%。11月进口金额环比增加141亿美元,进口金额环比增速为9.1%。内需的稳固对机电产品、铝、原油、铁矿砂、大豆、飞机的需求增长较多,但高新技术、铜、成品油进口的减少终使进口较弱。分产品看,占据进口总额三分之二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金额环比分化,高新技术进口同比为-1.8%(上月是-0.6%),机电产品进口同比增速为1.86%,环比增加51亿美元。铁矿砂的进口数量同比增速为18.3%(上月为20%),金额同比增速为38%;原油进口数量同比增长0.8%(上月为-14%),金额同比增速为-2%。总之,出口强劲,进口疲弱,促使顺差创出2009年来的新高。
展望:
年中高层出台了促进外贸的政策,包括通过制度创新,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进行金融支持,增加进口贴息资金规模,拓宽出口渠道,积极增加进口,这将会促进外贸的平稳增长。但是,全球经济处于脆弱复苏状态,发达经济体低于潜在增长率,新兴经济体增长放缓,出口竞争力不强,汇率升值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使“入世红利”消退,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压制出口增长;虽然政策鼓励“增加能源资源、先进技术和设备等进口”,但国内经济新的增长点还未形成、潜在增速放缓,会抑制进口增加。
我们预计明年出口同比增速为7%,进口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