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601988.SH/03988.HK)国际金融研究所周一发布的最新报告称,今年1月我国出口实现“开门红”,同比增长10.6%,远远超出市场预期。发达国家经济持续复苏,外部需求增强是出口超预期的主要原因,但未来能否持续仍然面临不确定性。
中行称,1月份出口实现超预期的快速增长,但未来能否持续仍然面临不确定性,原因在于出口波动性较大、外部环境存在变数,以及出口企业成本上升等。外贸出口总体向好,有利于带动国内生产和投资,缓解产能过剩,带动经济增长。但同时可能导致外汇占款增大、人民币升值、通胀增大等问题,需要密切关注和防范。
中行表示,出口向好,促进经济持续复苏。假定今年消费保持稳定,投资受产能过剩、融资趋紧等影响稳中有降,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可能由负转正,从而将是今年拉动经济三大需求中表现最抢眼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币升值压力不降反升,货币政策或添变数。假设出口持续好转,外贸顺差将进一步增大,资本流入可能持续,外汇占款进一步增大,产生两个影响,一个是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不降反增;另一个是缓解国内流动性,从而使货币政策方向和力度可能发生变化。人民币升值与美国QE退出背景下其他新兴经济体货币大幅贬值将形成鲜明对比。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又会产生负面影响,流动性宽裕会对物价产生向上压力,进一步降低了央行放松货币政策的空间和可能性。”报告显示。
中行国金所还表示,尽管存在不确定性,但今年外贸增长快于去年是大概率事件,目前我们维持今年外贸增长8%左右的判断,外贸较快增长、宏观景气上升对我行拓展相关业务无疑是有益的,特别是跨境贸易结算等业务。同时,出口向好,外汇占款增加,人民币有效汇率升值,对中行海外业务以及资产负债管理、证券交易、中间业务等产生影响,建议密切关注,加强调研,做好应对准备。近几年中西部地区出口增速相对较高,今年1月亦然,基于拓展新业务、均衡业务布局和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的考虑,有必要对中西部地区相关业务给予适当的倾斜、照顾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