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港口发生的库存融资欺诈案,已迫使银行和贸易行考虑对中国的大规模商品融资业务实施新的控制,贸易商认为这可能造成除大公司和国营企业之外的所有贸易公司信贷枯竭。
中国的大宗商品贸易由大型公司以及国有企业主导,但市场内也有数以千计的小公司。面对银行更为严格的融资要求,他们可能出售库存,以及降低对金属和橡胶等原材料的需求。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消费国。
新要求若出台,亦将推高风险,那些无法重新获得信用额度的客户可能在需要支付对冲或进口款项时发生违约。
“大企业其实没什么,让人担心的是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或者是那些可能最近两三年才涉足大宗商品融资业务的企业,”大宗商品经纪公司Sucden负责亚洲业务的主管Jeremy Goldwyn说。
“如果融资来源突如其来地对他们关闭,他们的危机可能严重得多。对市场会不会有影响呢?答案是肯定的,人们非常不安。我们在中国有大量业务,因此一直在密切关注,”他说。
据消息人士透露,渣打银行(STAN.L: 行情)已经暂停在青岛港口的部分大宗商品融资交易。之前中国当局对一家民间贸易公司德诚矿业展开调查,怀疑其用同批船货的金属仓单重复质押从不同银行骗取贷款。
渣打、汇丰控股(HSBA.L: 行情)和法国巴黎银行(BNPP.PA: 行情)等西方银行在中国国内的贷款市场受到限制,对这些银行来说金属融资业务是一个非常有利可图的选择,但青岛欺诈案让人们重新聚焦交易对手风险。
高盛估计,商品支持的融资交易高达1,600亿美元,在中国短期外币借款中约占30%。
图表:铜融资进行方式:
“未来两个月,部分规模较小的公司如无法得到信用证,或找不到银行进行库存融资,铜长单可能出现违约。”一家大型国际贸易行的交易商表示。
银行消息人士称,在重新审视商品放款业务之际,部分外资银行正考虑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对发放给当地企业的信用证,寻求中资银行进行融资担保;以及取得覆盖项目更为广泛的保险等一些做法。
“如果我们的合同是与新加坡或香港注册公司签的,可能也会开始要求中国母公司提供担保。”一家受港口诈贷丑闻波及的西方银行高层主管说。
这名主管表示,在德诚一案中,曝险银行担心可能很难挽回损失,因多数融资合约都是和新加坡注册的分支签订,使能偿还债权人的资产受限。
路透尚未联络到德诚矿业或母公司德正资源给予置评。
**小型贸易商或被淘汰**
消息人士称,对于较小的终端用户和贸易公司,国内及外资银行均在考虑实行贷款限制,将要求货主证明已有国内买家等候购买其进口的金属。此举将可能把小公司从大宗商品融资业务中淘汰,因为他们难以满足更严格的贷款要求。
中国当局已经对商品融资展开调查,上述举措势必会让融资难上加难且成本更高,但反而有助于国有企业和大型终端用户等大的市场参与者强上加强。
中国国有企业如五矿、江铜国际、北大方正物产集团等,由于财务实力强劲,受到国内及外资银行的青睐。另外,市场的理解是,即使发生不测,中国政府也会救助这些企业。
除了金属以外,银行目前也重新看待铁矿石、大豆和橡胶等其他大宗商品融资,令外界担心,信贷若是枯竭可能引发一连串贸易贷款违约,或迫使其他现金紧绌的企业今年下半年取消长单。
当局尚未公布牵涉德诚融资诈骗调查的金属数量,不过熟悉情况的消息人士称,涉案金属有约2万吨铜、近10万吨铝锭和约20万吨氧化铝。以当前价格计算,这些金属价值约为3.9亿美元。
根据财新网报导,德诚矿业母公司德正资源集团及其所属企业在中资金融机构总授信额度为148亿元人民币,其中部分贷款用于进口金属。
据贸易公司消息人士以及银行人士称,德正资源集团董事长陈基鸿在4月底便被当局拘捕,最初是因政府官员贪腐案而被调查,同青岛港事件并无关联。
金属融资欺诈案件使得中国不太规范的仓储业遭到调查,外资银行还可能要求那些用仓单做质押的公司实施更严格的仓储标准。
**进口减少及违约风险**
虽然青岛丑闻在全球金属市场掀起波澜,但目前为止的调查显示,这只是个案。数位银行业消息人士指出,中国其它港口的库存审核并未发现任何不当行为。
不过,这场风波让银行更加不愿发放信用证--即便条件符合,可能引发今年稍晚贷款违约和部分铜进口计划取消。
贸易消息人士表示,信贷紧缩加剧的担忧已促使部分企业出售在上海保税仓库的精炼铜库存,从而给期铜和铜溢价带来压力。丑闻爆发后,铜溢价已累计下跌近一半。
此后,银行加长了铜进口融资的审批时间,从而刺激对上海铜库存的需求,并提振期铜价格。沪铜SCFcv1周二触及四个月高位49,690元人民币(8,000美元)。
当然,没有一家外资银行会考虑永远撤出这些有利可图的融资交易,即便是那些受到青岛风波冲击的银行。
“由于在融资和产品供应上受限,外资银行大多被中国国内的贷款市场拒之门外。但境外贸易融资是我们的强项之一,”另一家西方银行的高管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