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进出口增速略低于预期。海关总署今日发布数据显示,6月出口同比增长7.2%,与5月7.0%的增速相差不大,但低于我们11.0%的预测,也不及10.7%的市场预测均值(表格1,图1)。同月,进口增速同比由前月-1.7%改善至5.5%,也比我们8.0%的预测数字略低。
出口形势不容乐观。尽管6月出口同比增速看起来还不错,但这部分缘于去年同期留下的低基数。观察季节调整之后的月度进出口额,可以发现出口似乎已经进入了下行轨道(图2)。当然,由于去年1-4月贸易数字“掺水”压低了今年前4个月的出口同比增速,今年下半年出口数字大概率会好于上半年。不过,考虑到出口增长的势头仍然不强,今年全年7.5%的进出口增长目标恐怕难以达成。
贸易顺差处于较高水平,未来几个月外汇占款增长有保证。6月贸易顺差316亿美元,谁然略低于上月,但仍然处在过去几年来的高位。季调后的贸易顺差数字仍然处在上升通道之中。这主要反映的是内需走弱程度强过外需的现实。考虑到较大的顺差数字,我们预期未来几个月外汇占款发放不会少。5月接近零增长的央行口径外汇占款不会是常态(图3)。
发达经济体对我国出口的拉动力仍然偏弱;美国成为其中唯一亮点。6月,美欧日加权平均PMI指数(按照我国对其出口作为权重)与前月基本走平,显示发达经济体整体的复苏力度仍然有限。相应的,中国对其总出口动能也不强,同比增速较前月小幅下降。细分国家来看,日本和欧洲经济增速的放缓是拉低中国对发达经济体国家出口的主因。而作为世界经济龙头的美国,其增长状况正出现好转,并带动中国对美出口加速(图4,图5)。
加工贸易进出口力度不强,外需对国内生产活动拉动力有限。加工贸易由于直接和国内生产活动联系,因而对国内工业生产的拉动更为直接。但季节调整后的数据显示,加工贸易出口似乎已经进入了下行趋势,而加工贸易进口也并未上行。
这表明外需对国内生产活动拉动力并不强(图6)。
进口增长偏弱,反映内需状况不强。如果把去年的低基数效应考虑进来,6月进口增速算不上有多强。事实上,季节调整之后的月度进口量还比不上前两个月。
铜、原油进口量的季调数据都有所下行。铁矿进口虽然持续增加,但这应该是受到矿价走低的刺激。从进口数据来看,国内稳增长政策对内需的带动力还有限(图7,图8)。
6月贸易形势难言乐观,我们对其做偏负面的解读。6月进出口增速都略微低于我们预期。尽管美国经济还在复苏,但还难以完全对冲欧元区和日本的弱势。发达经济体整体对我国外需拉动还有限。进口数据则反映了国内内需不强的现实。
因此,经济增长走势仍将高度取决于国内政策。如果稳增长政策力度不能加大,经济增长将很可能在3季度再次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