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网站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频道首页 >> 信息正文
产业政策大调整箭在弦上 玉米望率先实行直补政策

发表时间:2014-09-23     发表评论()



  伴随着棉花和大豆收储政策调整试点,玉米收储和产业政策大调整也箭在弦上。面对国储接近亿吨的玉米储备,行业人士建议尽快启动玉米政策调整步伐,落实直补,取消玉米深加工政策限制。

  面对中国玉米市场接近亿吨的“堰塞湖”,执行了7年之久的玉米收储政策已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越来越多的玉米临时储备量使国家付出了高额的存储成本,且临储收购直接形成了与生产企业争粮的局面,也影响着价格的市场化形成机制。在昨日“第七届国际玉米大会”上,与会玉米行业人士对于玉米政策调整态势做出了判断。

  “长期的玉米高价是难以持续的,但是预计明年临储仍旧是以政府调控为主,预计未来远期设计上,政策应该是在保证农民一部分收入的基础上,延续产业化的结构调整。”中粮贸易有限公司玉米事业部北方运营中心副总经理柴小峰说。

  柴小峰认为,政策调整是未来的大方向,但是看不到具体的时间表,因为国内棉花和大豆才刚刚开始试点,等上述品种试点成功了再向玉米等品种推广,这可能会需要一个过程,而且很多农村土地的确权也没有完成。但是从玉米供求格局来看,玉米市场已进入转势时代,供大于求的局面肯定是未来常态,而且趋势性的产量增长与需求的增量形成反比,全球性的供大于求和库存重构过程将延续。

  中粮集团生化事业部风险控制部总经理助理朱勇生表示,东北地区玉米深加工的产能是超过3500万吨的,但这几年东北区的深加工一直在1800万吨、2000万吨以下,产能开工率不足50%,而且全行业亏损。这种全行业亏损局面,一定程度上是玉米临时收储托市政策造成的。而且目前玉米深加工的政策都是在多年前基于当时的国内紧平衡的情况下制定的。如今,国储玉米已经接近1亿吨,这么高库存的情况下还在坚持原来玉米深加工的行业限制,有点过时。

  中国玉米网总经理冯利臣认为,小麦、水稻和玉米作为我国的三大主粮,保障其安全性的政策措施必须有,而且必须坚持。他建议国家粮储系统应增强临储灵活性,运行机制上向市场化方向过渡,区别考虑不同年度国内外玉米收成情况,本着“逆周期”调控的思路,在丰产年份上浮收储数量、欠产年份下调甚至暂停国粮收储,在这一过程中用好期货市场。

  新湖期货研究所副所长时岩表示,政策收储付出的成本大,但直补面临难操作、难监督的问题,因此国家不会马上取消临储政策,这个缓冲期会有两三年的时间。棉花及大豆收储政策正被直补政策取代,玉米政策的调整仅是个时间问题。在小麦、水稻、玉米三大农作物中,玉米有望率先实行直补政策,届时玉米期货将发挥更大作用。

稿件来源:证券时报 

短信订阅】【信息定制】【发表评论】【收藏此页】【纺织通】【联系行业分析师

相关资讯

  • 三年棉花直补试点即将结束,新年度棉补政策怎么变? 2016-11-14
  • 棉花直补利好新疆 白色经济渐别“卖买”两难 2016-01-11
  • 新疆调整新年度棉花直补方式 2015-09-30
  • 新疆调整新年度棉花“直补”方式 2015-09-15
  • 天津市棉花协会:天津市政府拟为棉农补贴稳定棉花生产 2015-04-21
  • 新疆棉花目标价格下调 棉区棉农棉企寻出路 2015-04-18
  • 陈林:棉花、大豆目标价格政策解读 2015-04-15
  • 王天凯奔赴新疆兵团调研棉花直补政策实施情况 2015-04-12
  •  
    最新公告
    ·华峰氨纶26.3亿元建设9.
    ·华峰氨纶一季度实现净利.
    ·2016年华峰氨纶营业收入.
    ·三部委关于深港股票市场.
    ·招商证券:订单转移影响.
    ·华茂股份关于参股公司广.
    ·嘉欣丝绸关于对深圳证券.
    ·鲁泰A第七届监事会第十.
    ·关于新疆富丽达纤维有限.
    实时行情
    纺织股一周交易统计
    名次 股票 周均价 周成交
    江苏阳光8.112209033
    龙头股份12.741354175
    春晖股份5.67995110
    欣龙控股10.09891446
    吉林化纤5.5633645
    黑牡丹7.05619604
    鄂尔多斯20.63596989
    美尔雅14.39584437
    凯诺科技9.38534372
    保定天鹅8.49504842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信息定制
      
    CopyRight ©2005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