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网站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频道首页 >> 信息正文
国家拟2016年起运行全国碳交易市场 纺织业需要做好四手准备

发表时间:2014-12-22   作者:张中娟  发表评论()



  数据统计,截至10月底,全国7个试点省市碳排放交易市场共交易1375万吨二氧化碳,累计成交金额突破5亿元人民币。碳排放权交易做为一种以减排为目的的市场工具,在节能减排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讲,政府通过招标、拍卖等方式将一定的二氧化碳配额发放给有需求的企业,配额富余企业可将富余配额出售给配额不足的企业,以此形成一定减排收益。

  国家拟在2016年开始运行全国碳交易市场,这意味着当前割裂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或将形成统一的体系,纺织行业也面临着在2016年进入碳交易市场前期需进行的工作。

  纺织行业如何迎接即将到来的2016年碳交易,行业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积极的准备?

  一是筛选过程控制的“减碳技术”,达到高效、低排放,有效降低碳排放强度,满足低碳排放的要求。根据国家统计年鉴数据,2010年纺织总能耗为8393.86万吨标准煤;2011年总能耗为8552.89万吨标准煤。根据相关数据计算,2011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10年降低12.24%,提前完成《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工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10年降低20%的一半任务。为更好实现纺织“十二五”规划中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低的目标,行业需在工艺过程中筛选“减碳技术”。

  二是加快先进技术推广应用,完善节能低碳关键共性技术遴选、评定及推广机制,以发布目录、召开推广会等方式向纺织企业推广一批重大节能低碳技术及装备,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进行节能改造。2016年碳交易的实行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一方面,对于超额排放企业,将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成本;另一方面,对于有富余排放权配额的企业,可以进行交易来降低生产成本。

  三是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培训,加强碳排放权交易相关基础研究,不断完善思路和方法,提高碳交易协同管理能力;同时企业碳排放量应做到可监测和可核查,进入碳交易市场的企业需对其一年的碳排放量相关数据进行监测,这就需要纺织企业内专业人员对企业内的碳排放量做到有据可查。

  四是建立碳排放权和节能量制度,推进纺织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研究建立纺织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加快制定节能量交易工作实施方案,依托现有交易平台启动纺织项目节能量交易。

  全国性碳交易体系的建立是对既有利益和新兴利益的重新分配,也关系到行业企业未来发展方式的转变。纺织行业的低碳经济将在碳交易的刺激下加快脚步,碳交易将给企业节能低碳的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以碳排放权为标的物的市场交易,将会进一步加快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的转变。

稿件来源:中国纺织报 

短信订阅】【信息定制】【发表评论】【收藏此页】【纺织通】【联系行业分析师

相关资讯

  • 中国将构建纺织等重点行业碳排放核查及低碳产品认证认可技术体系 2014-09-30
  • 废瓶片回收直纺工业丝成国家重点推广低碳技术 2014-09-12
  • 碳税已成为欧美纺织业对付中国的最后壁垒 2012-04-30
  • 潮流势不可挡 “低碳风暴”掀动国内零售业 2012-01-04
  • 低碳转型成趋势——服装业:新消费生产模式转变需探讨 2011-12-29
  • 五省八市低碳试点方案近期有望获批 2011-08-30
  • 体现比较优势 减少资源消耗——低碳:纺织业新一轮发展模式 2011-08-23
  • 气候变化与低碳纺织品论坛在沪举行 专家认为中国纺织大有减排空间 2011-08-17
  •  
    最新公告
    ·华峰氨纶26.3亿元建设9.
    ·华峰氨纶一季度实现净利.
    ·2016年华峰氨纶营业收入.
    ·三部委关于深港股票市场.
    ·招商证券:订单转移影响.
    ·华茂股份关于参股公司广.
    ·嘉欣丝绸关于对深圳证券.
    ·鲁泰A第七届监事会第十.
    ·关于新疆富丽达纤维有限.
    实时行情
    纺织股一周交易统计
    名次 股票 周均价 周成交
    江苏阳光8.112209033
    龙头股份12.741354175
    春晖股份5.67995110
    欣龙控股10.09891446
    吉林化纤5.5633645
    黑牡丹7.05619604
    鄂尔多斯20.63596989
    美尔雅14.39584437
    凯诺科技9.38534372
    保定天鹅8.49504842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信息定制
      
    CopyRight ©2005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