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网站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频道首页 >> 信息正文
“大众鞋王”达芙妮业绩预亏跌势不减,去年又关掉了1009个销售点!

发表时间:2018-01-25   作者:martin  发表评论()



  第一纺织网1月25日消息(记者 martin 报道):百丽退市,哈森预跌,本土鞋服行业的“寒冬”仍在持续发酵,今天(1月25日)晚间,“大众鞋王”——达芙妮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芙妮”)发布了2017年第四季度的营运资料及2017全年盈利预警公告。

  公告显示,2017年第四季度,达芙妮核心品牌同店销售录得按年高单位数跌幅,主要由平均销售价格下跌所带动。下跌幅度於第四季度有所放缓,主要由於秋季系列的产品设计及产品组合得到提升并受到顾客好评,以及销售效率提升。整体而言,截至2017年12月31日止全年,同店销售按年跌幅为12.4%。

  截止2017年第四季度,达芙妮继续调整其渠道组合以配合全新品牌定位,并继续其店铺网络的整合,导致净关闭328个销售点(包括317家直营店及11家加盟店)。2017年全年净关闭1009个销售点,截止2017年12月31日,达芙妮核心品牌业务合共有3589个销售点。

  达芙妮表示,根据公司未经审核综合管理账目的初步评估及目前已有资料,预期截止2017年12月31日的2017年度,公司将录得净亏损,然而与前一年度相比,经营亏损将有所收窄。

  第一纺织网记者注意到,早在2017年9月份达芙妮发布了当年上半年的业绩报告显示,其亏损较去年同期的1.64亿港元扩大至2.09亿港元,营业额则同比大跌19.65%至27.33亿港元,数据表明,自2013年开始,达芙妮的营业额即出现持续下滑,自2013年开始,2013年营业额104.46亿港元,2014年营业额为103.56亿港元,2015年营业额为83.79亿港元,2016年营业额34亿港元,2017年上半年营业额27.33亿港元。

  据第一纺织网记者了解,达芙妮创立于1987年,1990年进入中国内地销售,目前业务由核心品牌(达芙妮和鞋柜)、中高端品牌(爱意等)和独家代理品牌(如ALDO)构成,市场份额近年来仅次于百丽,2016年市场占有率3.2%。但由于达芙妮未像百丽一样及时进行运动和服饰领域的拓展,自行业调整以来,公司市场占有率自2012年起不断下滑,2015年至今公司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17年上半年,达芙妮实现营业收入23.83亿元,同比减少20.10%;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亏损1.82亿元,同比减少28.04%,市值也一路萎缩到2018年1月25日的8.91亿元港币。

  来自Euromonitor统计数据显示,2012-2016年,国内女鞋类市场销量不断扩大,增速呈逐渐放缓态势,截止2016年,国内女鞋销量18.55亿双,同比增长4.9%。然而,由于价格趋降,女鞋市场总规模增速减缓更加迅速,2016年整体规模增长转负,同比下降1.3%至1766亿元。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作为曾经的“大众鞋王”,达芙妮高市场占有率主要得益于大众定位和低线城市的渠道下沉——200-300元的主打产品价格以及多集中在四至六线城市的销售渠道使其在发展初期迅速扩张。即使在核心品牌大幅缩减销售终端的举措下,2017年上半年,达芙妮核心品牌业务销售点在四至六线城市占比仍高达45.8%。达芙妮2009年通过与加盟商合作接而收归自营大举渗透低线城市,为其日后的高市场份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如今的关店自保埋下了伏笔。

  中信建投证券分析师张溢此前表示,在需求增速放缓的同时,行业过度扩张也是女鞋业遭遇挑战的重要原因。2011-2012年,欣欣向荣的女鞋行业的线下渠道的扩张加速,线下店铺数量年均复合增速达到20%以上,然而从整体线下销售增速来看仅达11.10%、8.40%,店效下滑显著。

  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在运动鞋行业前十大龙头市场占有率提升的同时,女鞋龙头市场占有率日趋下滑,行业格局发生变化。从2013-2016年,运动鞋前十大品牌市场占有率从9.8%提升至16.7%,而时尚女鞋前十大品牌市场占有率从26.7%下降至24.9%,在行业下行期,龙头企业首当其冲,行业进入洗牌调整期。  

  张溢谈到,在女鞋行业的弱复苏背景下,各企业则出现了分化,一方面行业曾经的领头羊百丽、达芙妮都遭遇了业绩下滑,百丽退市、达芙妮仍处于关店的调整期;另一方面,星期六、千百度等企业则通过转型时尚IP生态圈等方式寻求转型,加入新赛道;而天创时尚等则通过内生调整,构筑竞争壁垒,在行业复苏之时业绩强势回升。

  随着行业竞争加剧,且低线城市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依然较高而忠诚度较低,达芙妮不得不加入到价格战当中,同店收入下滑叠加关闭低效门店导致公司收入不断下滑,2016年末,达芙妮核心品牌业务拥有4598个销售点,同比减少17.8%,平均店效为133万元/家,同比减少6.1%。其中减少的999个销售点中48.6%来自于四至六线城市。

  张溢认为,在传统渠道低迷之时,达芙妮的电商业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持续关店导致的销售下降,但效应有限。在2017年上半年,包括电商业务在内的其他品牌业务仅占营业额约14%,电商营业额的增长尚不能抵消中高档品牌组合及其他收入的下跌,对整体营业额的拉动作用更是有限。

  与百丽相似,近年来达芙妮在设计、价格和定位与众多小品牌或无品牌产品重合度高,再加上款式本身缺乏创新,过季库存大幅增加。而在去库存方面,达芙妮又不得不选择打折促销以牺牲毛利率方式降低库存余额、提高平均存货周转率。虽然截至2017年上半年存货水平同比减少29.06%至12.55亿元,存货周转天数也同比减少31天至198天,但公司2016年整体核心品牌业务平均售价为159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8%,核心鞋履业务毛利率也一路下滑至2017年上半年的52.5%,同比下降0.5%,同时,持续的打折促销也降低了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认可度。

  在张溢看来,2017年上半年,达芙妮逐步回归稳定的新品定价策略,同时在第二季度开始品牌革新举措,具体包括6月开设第一家全新形象的达芙妮店铺以及与美国潮流时尚品牌OpeningCeremony开展首个跨界合作项目,在终端调整推进和库存负担逐步得到释放的背景下,公司的复苏脚步有望进一步加快。

稿件来源:本网专稿 

短信订阅】【信息定制】【发表评论】【收藏此页】【纺织通】【联系行业分析师

相关资讯

  • 跌落神坛后,达芙妮靠什么逆袭成功? 2024-04-10
  • 谁还记得达芙妮? 2022-08-27
  • 达芙妮大溃败:从遍地开花到关店9成 靠贴牌自救? 2021-03-29
  • 施华洛世奇、Zara、达芙妮……大牌集体滑铁卢? 2020-09-18
  • 达芙妮答错的题,全行业还会照抄? 2020-08-31
  • 达芙妮退出实体零售? 独家回应:不说再见 2020-08-31
  • 一代“鞋王”达芙妮撑不住了:彻底退出实体零售 2020-08-27
  • 一代“鞋王”达芙妮5年亏掉40亿港元 宣布彻底退出实体零售 2020-08-27
  •  
    最新公告
    ·华峰氨纶26.3亿元建设9.
    ·华峰氨纶一季度实现净利.
    ·2016年华峰氨纶营业收入.
    ·三部委关于深港股票市场.
    ·招商证券:订单转移影响.
    ·华茂股份关于参股公司广.
    ·嘉欣丝绸关于对深圳证券.
    ·鲁泰A第七届监事会第十.
    ·关于新疆富丽达纤维有限.
    实时行情
    纺织股一周交易统计
    名次 股票 周均价 周成交
    江苏阳光8.112209033
    龙头股份12.741354175
    春晖股份5.67995110
    欣龙控股10.09891446
    吉林化纤5.5633645
    黑牡丹7.05619604
    鄂尔多斯20.63596989
    美尔雅14.39584437
    凯诺科技9.38534372
    保定天鹅8.49504842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信息定制
      
    CopyRight ©2005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