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网站首页
 
您所在的位置:频道首页 >> 信息正文
疾风骇浪,2022出海企业的“难”与“敢”

发表时间:2022-12-19   作者:文多  发表评论()



  越过山丘,2022年,他们在应对人生的“难”。

  不论是传统外贸人,还是数字外贸的探路者,在充斥着无数“不确定性”的一年,出海之路,自非坦途。疾风骇浪,裹挟着全球化供应链中的每一个参与方。

  “我们希望供需的链条是稳定的、可预期的”,2021年,一家外贸企业主曾吐露心声,担心剧烈波动的供应链和市场需求,会将很多外贸企业甩“掉队”。

  有的企业在2022年的春天挥手说再见,有的通过灵活调整寻觅新机,还有的企业赶上了新一轮风口。当无数企业奔涌“走出去”的时候,分化正在发生。一部分低附加值产业在周期迭代中流转而出,一部分正在重构价值壁垒。部分行业的头部效应正得到强化,另一部分中小型企业则沿着“专精特新”的路径,深化竞争力。

  世事发展很难如常人所愿,巨浪拍打在每一位出海人的身上,都将留下时代的印痕。2022年,我们持续报道出海热点事件,有国际剧变下,升腾的希望和无常的博弈,也有无声沉浮中,不懈坚守和黯然退场。我们串联了过往10篇报道中的节点和故事,梳理了一份2022年的出海脉络,以飨读者。

  春天的伏笔

  32支参加卡塔尔世界杯的球队中,最后是身着阿迪达斯球服的阿根廷队和身着耐克球服的法国队,走到决赛舞台。

  阿迪达斯笑到了最后。

  32支球队的胸前商标,也基本被耐克、阿迪达斯、彪马三分天下。尽管品牌不同,但这三家国际运动品牌背后有一个相同的供应商,一家来自浙江宁波的代工厂:申洲国际(HK02313,股价76.7港元,市值1153亿港元)。

  “2018年世界杯后期,法国队的夺冠呼声越来越高,申洲国际在16个小时里为耐克生产了上万件法国队队服。当这批队服空运到法国时,正好赶上法国队夺冠时球迷的狂欢。”此前,申洲国际现任董事长马建荣曾在接受央视采访时提过这样一个故事。

  如今,市值过千亿港元的申洲国际仍然专注于代工领域,当时间的指针转到2022年1月初,当时元旦假期尚未结束,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出现在申洲国际宁波工厂。

  申洲国际没有披露这一次疫情对公司的具体影响,不过在今年9月份的中期报告中,公司谈及,报告期内,疫情在国内多地散发,局部区域在疫情期间出现供应链停产、物流运输中断等现象,供应链稳定性受到较大打击。

  此外,棉纱等成本上涨,企业的盈利压力加大。不过得益于申洲国际在海外基地供应链的恢复和正常化,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这一风险。2022年上半年毛利和净利润率有所下滑,不过销售仍正向增长。

  头部纺织企业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和技术壁垒,但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他们遭遇的市场情况则迥然不同。

  宁波是国内服纺产业的聚集地之一,这里既有申洲国际、太平鸟(SH603877,股价18.7元,市值89.1亿元)、雅戈尔(SH600177,股价6.39元,市值296亿元)等头部企业,也有不少中小体量的针织企业。2021年,宁波象山爵溪曾出现外贸订单回流,但2022年初,随着国外疫情发展,媒体报道有外贸订单出现了回撤。

  今年2月底在象山走访时,有外贸企业透露,今年整体订单不是很多。不过究竟是受东南亚订单回撤影响,还是受供需和成本的影响,还比较难判断。象山县商务局外贸科相关人士在今年初也向记者表示,受成本等因素影响,今年象山纺织服装外贸形势不容乐观。

  不论是头部大企业,还是中长尾的小企业,“成本上涨”成为影响企业利润的重要因素。

  国际形势,则加剧了服纺企业的成本支出。

  “俄乌冲突,石油价格大涨,针织行业很多原材料,譬如涤纶、纤维等,都是通过石油加工提炼出来的产物,俄乌冲突之后,这些原材料价格也上涨了。”甬南集团总经理林营在今年2月底向记者表示。

   被“冲突”改变的世界

  随着劳动力、原材料成本的上涨,代工产业带的发展正面临着新一轮的考验。“量大利薄”的代工模式在国内的生存空间日益逼仄,部分产业向成本更低的东南亚等区域转移,从国际产业发展进程来看,是一个阶段性迭代的过程。

  不过,作为身处其中的企业,选择则各不相同。同样以宁波为例,有具备面料和核心技术研发能力、专注代工市场、价值纵向延伸的申洲国际,也有逐步从代工领域横向延伸,借力跨境电商渠道发展自有品牌的牧高笛(SH603908,股价56.91元,市值38亿元)、乐歌股份(SZ300729,股价16.95元,市值40.5亿元)等上市公司。

  对于传统外贸而言,线下参展、验货、客户沟通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然而疫情阻隔了传统线下外贸方式的开展,数字外贸、跨境电商,成为2020年之后的一股浪潮。

  今年2月份初,国务院批复同意27个城市和地区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这是试验区近7年时间里的第6次扩围,范围已扩至全国132个城市和地区。11月底,国务院再一次扩充跨境电商综试区数量,廊坊等33个城市和地区获批设立跨境综试区,至此,全国共有165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

  海关数据显示,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五年增长近十倍。商务部发布的数据也显示,2022年,我国跨境电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上半年跨境电商进出口交易额同比增长28.6%。

  疫情的围困,并没有阻碍中国制造的脚步。跨境电商等数字外贸新形势的发展,让一批批外贸人开始拥抱变化、寻觅新机。

  但令国内多数人猝不及防的是,2月底,俄乌冲突爆发。这一场全球瞩目的热冲突,对此后几个月甚至未来更长时间的全球供需变化,带来了深远影响。

  “金钱永不眠”,充满赌性的期货投资人,总是敢于利用杠杆以小搏大。

  俄乌冲突爆发后不久,俄镍遭制裁,不再用于商品交割。一场前所未有的“妖镍”危机即将在全球最大的金属期货交易所——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上演,其中一家主要的空头参与方青山控股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焦点,而青山控股也被称为中国低调的“镍王”。

  3月7日、3月8日,LME镍期货交易出现非理性上涨,而青山控股彼时被市场认为持有大量空头头寸,在价格剧烈上涨中出现巨额亏损。

  3月8日,镍价在开盘后3个小时内,一度涨至10万美元/吨的峰值,价格几乎比开盘翻了一番,上涨了274.3%。LME认为这是有史以来镍价最高纪录。“极端的价格变动,无法用理性的市场力量来解释,市场已经变得无序”,LME方面其后宣布取消3月8日的交易。

  罕见的“拔网线”行为,也让期货市场的多头持有方遭遇损失,时隔3个月后,LME遭遇了多家投资机构的高价索赔。

  不过LME方面在11月底提供的一份自辩书中提及,如果这种无序的交易被视为有效且代表了市场价值,将导致所有的公开市场头寸被重新估值,也导致前所未有的追加保证金要求,至少超过197.5亿美元。若放任违约蔓延,也将导致“死亡螺旋”。

  梳理“妖镍”事件后,LME在回复记者的询问时透露,大量场外交易头寸(包括青山集团所持有的一部分)是造成LME市场混乱的重要原因。

  而事件之外,另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是,这场多空大战为何发生于“镍”?

  能源焦虑蔓延

  全球对镍需求最大的增量当来自新能源汽车用量,单车需要含镍量平均60公斤的硫酸镍,即每1000万辆电动车就需要大约60万吨镍。自2021年4月以来,LME镍库存持续下滑,从26万吨下降至3月7日的7.7万吨。

  俄乌冲突之下,针对俄罗斯能源领域的制裁自3月以来逐渐在全球掀起了一场能源危机,对各国的能源安全,物价水平和经济增长都造成了严重的挑战,并且在资本市场形成了剧烈的反应。

  光伏新能源等产业,在2022年也进入了出海高景气周期。

  “今年1月~6月国际站新能源行业交易额同比增长超过130%。”阿里巴巴国际站行业运营总监戴贤文介绍,除欧美等发达国家受利好政策影响外,发展中国家市场潜力也在爆发。能源焦虑之下,家庭光储系统、不间断电源(UPS)成为刚需。

  12月初,阿里巴巴国际站发布年度十大商品,新能源行业独占三席。国际站的数据统计,国产新能源相关商品已经连续三年保持三位数以上增长。

  兴业证券海外光伏行业2023年年度策略分析认为,全球光伏装机需求旺盛,2023年景气格局延续。其中俄乌冲突促使欧洲寻求替代能源,REPowerEUPlan中提出目标2030年欧盟可再生能源占比45%,欧洲光伏需求持续景气。

  如果说阿里巴巴国际站主要反映了国内中小企业出海的供需风向,那么海关数据披露的出口数据则更为全面地体现出当前出口的趋势。

  从海关总署前10个月的出口数据来看,汽车出口增速尤为强劲,前10个月出口总额同比增长72%。其中新能源汽车的增长尤为突出。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10月,中国的汽车出口量达261.5万辆,创下新高,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49.9万辆,同比增长96.7%。

  欧洲市场成为众多中国产电动汽车的主要新增出口地。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2022年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出口中,西欧市场占比34%,其中比利时是上半年从中国进口新能源汽车数量最多的国家。

  相比2020和2021年,疫情之下国外“宅经济”相关品类需求大涨。2022年,国外的需求市场随着欧美通胀、地缘政治等因素,呈现了新的变化。“全球订单井喷”的红利期结束,部分品类的需求由弱走强,部分品类需求由盛转衰。

  当需求走向分化,供给端的稳定性也同时在考验着国内的出海企业。

  修复现金流

  “货款拖欠,大量成品积压在仓,造成恶性循环,国内外订单严重脱节……”被评为“专精特新”的东莞市库珀电子,宣告于7月18日正式停产结业。

  被拖欠应收账款、存货积压消耗大量现金流,即便在跨境电商行业深耕多年,库珀电子依旧颓然倒下。2022年时间过半之际,多家跨境电商中小企业主向记者透露,投资将更小心,对现金流的健康也更加重视。

  7月份,宁波一家外贸公司总经理向记者表示:“今年大家都在慎重做选择和投资,我们的工厂也好,同行也好,都有在做一些转型。今年大家还是稳妥点好,现金流是最重要的,投资还是慎重一点好。”

  在和多家外贸制造企业交流过程中,记者发现,柔性化制造、小单快反,成为很多中小制造企业采用的一种运营模式。这种模式本身有基于需求变化、自身制造能力提升的原因,也是一种生存策略。

  PingPong光年事业部副总经理郑珞表示,“小单快反”模式既可以避免较重的成本投入,又能更快地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经营策略的敏捷调整。所以,这类企业多采取“轻资产”模式,将资产负债率保持在正常水平。

  相比中小企业的敏捷调整,体量较大或者头部企业的工具箱中,有更多应对2022年不确定性的工具。

  IPO、再融资成为不少出海企业进行直接融资的渠道。大件商品B2B交易平台大健云仓(GCT,股价5.730美元,市值2.33亿美元)、跨境电商子不语(HK02420,股价6港元,市值30亿港元)等先后IPO成功。

  时代的疾风巨浪中,顺势而动的企业或许能轻易站在某一个节点的浪头,然而波涛翻滚,也可能在景气周期消失后,跌入谷底。我们曾追问,如何才能穿越周期?

  没有答案,只有一个个选择。

  “从3月到6月,有几个做杂货贸易的小兄弟,每个礼拜都要给我打电话,问张大哥怎么样了?他说客户都没有下单了,他们开发了100多款产品都没有下单。我说,你尽管是做贸易,但是要把十几个品类拎出两三个,有优势地、集中地去开发,一定要聚焦。”宁波厨聚厨房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平打算继续深耕自己的研磨器品类,“世界不一样了,对传统企业而言,一定要有自己的产品,有自己的原创,往高技术门槛方向去发展,做更精准的产品开发。”

  “世界超市”的收与张

  小商品产业带集聚的义乌,从走街串巷的“鸡毛换糖”发展到全球小商品之都,40余年改革开放,是一代人的付出、智慧与心血。

  义乌作为世界超市,也成为洞察全球贸易变化流转的典型样本。

  今年8月份,疫情一度导致义乌部分工厂停摆,对于早已接到外贸订单的工厂而言,这带来了短暂的扰动。不过,其后疫情控制整体平稳,在10月底,记者采访义乌工厂世界杯订单的过程中,多家外贸企业均表示,疫情对义乌当地工厂影响不大。

  义乌市安伴童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伴童)总经理赵小松,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就表示:世界杯对足球订单的拉动还是很明显的,今年,厂内足球外贸订单供不应求,有一些低端的足球产品,还分包给了别的工厂。

  义乌足球外贸订单虽然进入“卖方市场”,但仍然受到了疫情扰动,或者说是疫情扰动造成。

  一是,国内几个主要的足球制造产业带上,有部分城市由于发生疫情,产能并没有释放出来。而义乌受疫情整体影响较小,造成了今年大部分足球的制造单子都集中在了义乌企业手中。

  其二,疫情除了影响足球生产,对上游的原材料产业也造成影响。足球需要使用的原材料包括皮革、球胆等,有部分生产原材料的城市因疫情影响,产能也受限,导致供应链整体比较紧张,产能上不去。

  当然,相比于“成本优先”,有的代工企业在策略节奏上,正在摸索和探寻“溢价最优”的路径。例如,代工厂反向收购国外知名运动品牌。

  记者此前曾与国内多家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讨论过代工厂的路径。

  代工,在整个微笑曲线中,往往被多数人认为是赚取附加值最低的一个环节。对于中国制造的讨论,近年来也不乏越来越多的呼声,强调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国货崛起,打造自有品牌,成为了不少代工企业突破和发力的方向。

  但另一方面,我们在对外贸代工企业的研究和交流中,也切实感受到,从代工厂向品牌的转型并不容易。左右手互搏、客户流失、组织体系变革都是转型中企业家实实在在需要平衡的问题。相比之下,代工,赚取的是稳定的钱。

  而其中的走向,没有对错,只有不同选择背后对边际成本的承受力。

  江湖再相逢

  世界杯激战正酣之际,国内疫情防疫措施不断优化调整。12月初,众多企业组团出海拓市场,如银瓶乍破,奔涌而出。浙江、江苏、四川、广东等多个经济大省组织外贸企业出动“抢订单”。

  “我们希望通过政府部门带头走出去,向企业释放更积极的信号,让他们更有信心、有意愿主动走出去,在新一年获得更多与国际同行竞争合作的机会。”浙江“德法团”代表团秘书长李琳向媒体介绍。

  一次见面胜过千封邮件。李琳介绍,前期调研中发现,不少企业对“走出去”有顾虑,因此政府部门需要作出表率,给企业信心。

  近日,记者从阿里巴巴国际站获悉,为了响应各地政府组团“抢单”,在上半年发起“数字化出海口”计划的基础上,该平台启动代号为“Digital Hybrid Trade Show”的专项行动,将于近期开始推出至少100场“数字化混展”为主的海外展会,覆盖美国、德国、英国、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土耳其、印度、巴西等十余个重要外贸目标市场。

  也有不少外贸人质疑,出国拓市场抢订单,真的能抢回失去的订单吗?

  “基本上去的、我目前认识的外贸企业,或多或少都会有新增订单。”12月18日,宁波瑞曼克斯门窗配件有限公司董事长丁言东向记者反馈,12月初他刚参加了宁波市组织的企业组团拓市场行动。

  或许不论订单多少,对无数在2022年各种“不确定”的巨浪中翻滚的外贸企业而言,此刻信心胜黄金。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出海企业也呈现了多元化的趋势,有的仍然是代工输出,有的在谋求“品牌出海”,也有企业正在布局技术和服务能力的出海。

  12月初,一家做户外越野摩托车出口的企业董事长介绍了她刚从国外市场考察回来的感受。“我们拜访了(欧洲)一个百年摩托车品牌,在工厂生产现场参观时,感觉整体已经快不如国内的生产制造能力。工厂老板也有品牌出售的意向,个人感觉后续好的国际大品牌有希望被中国企业收入囊中。”

  而在泰国市场的考察,让她发觉未来东盟国家的摩托车产业是中国强有力的竞争性市场,目前国内摩托车品牌在泰国市场的拓展看上去还不够充分。

  或许,单向度的订单思维,并不能覆盖当前国内企业出海的路径。不同的行业,供需链条不同、竞争程度不同、技术壁垒迥异,在整个产业链的地位高低也不相同。

  12月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抓住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过程中孕育的新机遇,勇于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

  世界经济,犬牙交错、雨脚如麻,一批人倒下,一批人崛起,中国出海的故事仍在延续,它不是高亢的宏大叙事,而是一个一个出海人,有血有肉的起落沉浮。

  2022年,越过山丘;

  2023年,新征途即将起航……

稿件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短信订阅】【信息定制】【发表评论】【收藏此页】【纺织通】【联系行业分析师

相关资讯

  • 29000参观人次,第十六届INTEX阿联酋国际纺织展6月14日在迪拜世贸中心圆满闭幕! 2024-06-18
  • 如何打造品牌精准面料体系?专题培训班指引纺企高效企划 2024-06-17
  • 深入研讨、一线考察,中俄纺织服装业商贸洽谈超预期 2024-06-14
  • “中国造”成为抢手货 外贸大省浙江企业纷纷“走出去” 2024-01-30
  • 从2023年“出海热”看中国品牌国际竞争力提升 2023-12-26
  • “出海”非洲,让这些中国纺企迎来新篇章 2023-11-02
  • 走出去、融进去、扎下根!中国纺织企业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十年硕果累累 2023-10-27
  • 产业延伸布局谋共赢 中国纺织对外投资总额突破10亿美元 2022-09-07
  •  
    最新公告
    ·华峰氨纶26.3亿元建设9.
    ·华峰氨纶一季度实现净利.
    ·2016年华峰氨纶营业收入.
    ·三部委关于深港股票市场.
    ·招商证券:订单转移影响.
    ·华茂股份关于参股公司广.
    ·嘉欣丝绸关于对深圳证券.
    ·鲁泰A第七届监事会第十.
    ·关于新疆富丽达纤维有限.
    实时行情
    纺织股一周交易统计
    名次 股票 周均价 周成交
    江苏阳光8.112209033
    龙头股份12.741354175
    春晖股份5.67995110
    欣龙控股10.09891446
    吉林化纤5.5633645
    黑牡丹7.05619604
    鄂尔多斯20.63596989
    美尔雅14.39584437
    凯诺科技9.38534372
    保定天鹅8.49504842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信息定制
      
    CopyRight ©2005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