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纺联(ITMF)发布的2025年3月份全球纺织调查显示,全球纺织产业链经营状况较上次调查有所转差,经营前景谨慎乐观,各地区状况存在差异化,当前面临结构性挑战。
经过2023年11月以来的缓慢而稳定的恢复之后,2025年3月全球纺织经营状况略有转差。东亚和中北美地区虽有适度改善,但仍处于相当低的水平。服装厂家仍是全产业链当中表现最稳定的环境。尽管当前面临挑战,2025年四季度的情况仍然表现为正面。所有地区中,非洲和美洲的乐观情绪最高,东亚的前景偏向悲观。从产业链各环节来看,服装厂、纤维厂家和成品布料仍是最有希望,而功能性纺织品和家纺的情况仍然低迷。
本次调查显示,之前的订单复苏也失去了动力,东亚和欧洲都出现了下滑,东南亚保持相对稳定,东亚和欧洲订单有所下滑。服装厂家在订单维持方面的表现仍好于其他环节。从全球来看,未交货订单的平均数量小幅下降到2.2个月,欧洲的表现最好,主要是纺机厂家订单良好。全球工厂开机率维持在73%的高位,高于2023年11月的68%,主要是亚洲的开机率提高到74%以上,全球纱线厂家的开机率最高,为81%。与此同时,纺织品库存显露增加的迹象,主要是纱线库存增加。服装厂的库存继续保持在低位,原因是企业对市场持谨慎态度。
本次调查显示,市场对需求和地缘政治的担忧仍在增加。需求疲软仍是最大的压力,占受访企业数量的62%,其次是地缘政治,占41%。尽管能源和原材料成本的担忧仍然存在,但有所减弱,企业对利率和可持续性发展的新规则的担忧有所上升。
ITMF表示,美国政府单方面全面提高关税是对现行的多边、区域和双边的全球贸易体系的重大挑战,高关税将对美国纺织品进口,特别是服装进口产生重大影响。目前,美国销售的服装约95%是进口的,其中大多数来自中国(约30%)、越南(13%)、印度(8%)、孟加拉国(6%)和印度尼西亚(5.5%)。这些国家之前的关税是11-12%,如果大幅上调,美国服装进口商难以寻找到替代品。
ITMF认为,如果将服装制造业务转移到美国也会导致劳动力成本大大提高,而许多用于服装生产的基本纺织品仍然需要进口。此外,美国还面临着服装行业技术工人的短缺。无论是提高进口关税还是在美国国内生产,其结果都将是服装价格的上涨,最终导致更高的通胀。美国政府推行的贸易政策将扰乱纺织和服装供应链,增加不确定性,并推高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