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漏偏逢连阴雨,正是ST海龙(000677)眼下的尴尬处境。继上半年巨亏、被证监局立案调查之后,ST海龙又收到了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的自律处分,更被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连续下调两级信用。
曾经的行业龙头沦落成“病虫”。在晨鸣控股集团(下称“晨鸣控股”)重组铩羽而归后,处罚、降级等一系列利空使得ST海龙未来的重组之路变得更加艰难。
屋漏偏逢连阴雨
9月16日,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将ST海龙主体长期信用等级由A+调降至A-,评级展望由稳定调整至负面;并将存续短期融资券“11海龙CP01”的信用等级由A-1调降至A-2。
国内上市公司遭遇评级机构降级极为鲜见,连降两级者更是仅此一例。这是联合资信继6月22日将山东海龙列入评级观察名单后进一步采取的级别调整措施。
与此同时,ST海龙还遭遇了来自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的处罚。该协会在9月19日决定,注销《接受注册通知书》中山东海龙短期融资券剩余2亿元注册额度,因信息披露存在诸多问题及擅自改变募集资金用途,给予山东海龙原董事长逄奉建、原副董事长兼财务总监王利民、原财务部部长李洪太公开谴责处分。
ST海龙曾是化纤行业的龙头企业,全国最大最先进的粘胶纤维生产基地。该公司于1996年上市,是潍坊市第一家上市公司。
作为全国最大粘胶纤维生产商,ST海龙2007年在新疆投资8.6亿元上马8万吨化纤产能。巨额投资并没有给企业带来预期回报。自2008年投产后,该项目就一直处于亏损之中,直到2011年5月,为减少亏损,新疆海龙被迫全面停产。
对于该项目亏损的原因,公司证券部一位不肯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解释,亏损是因为受石油价格影响,公司产品及原料价格剧烈波动,主导产品粘胶短丝价格与成本倒挂,卖得越多亏损越大。
ST海龙2010年年报显示,2010年实现收入47.2亿元,同比增长34.3%,亏损3.72亿元,同比下降-477.98%。2011年一季度,山东海龙亏损5600万元。
疯狂的担保
一方面,ST海龙不惜耗费巨资,追求产能扩张;另一方面,市场价格与成本倒挂,巨额投入又无法换来赢利。根据联合资信公布的山东海龙评级降级公告,截至2011年6月底,山东海龙负债总额已高达78.72亿元。为了维系运转,ST海龙开始了近乎疯狂的担保融资,甚至不惜违规。
根据其数次公告统计,涉及ST海龙对外担保的企业分布在山东、新疆两地,共计11家之多。企业对外担保额竟高达30多亿元,占其经审计净资产的321.79%。
ST海龙的担保行为也引起了山东省证监局的注意,该局于今年6月初开始对其进行立案调查。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ST海龙对外担保合同不规范,如公司为新疆海龙化纤提供的5000万元的担保合同没有签署日期;2008年为新疆子公司阿拉尔新农棉浆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1800万元的担保合同未及时披露,2009年再次给该公司提供担保时才进行披露……
近两年间,ST海龙单从账面可查的、为新疆海龙项目提供担保的长短期借款近4亿元,甚至部分对外担保存在签订担保合同先于股东大会审议的现象。
在ST海龙编织的这张总价值30多亿元的担保网中,涉及了包括山东巨力集团、山东海化集团、潍坊弘润石化助剂有限公司、潍坊特钢及其子公司华奥焦化等7家潍坊本地公司和淄博、青岛、佛山、吴江的4家外地企业,以及建行、工行、交行、招商银行等十多家金融机构。
国泰君安分析师吕爱文指出,ST海龙担保网涉及金额之巨大,涉及企业和金融机构之多,极为罕见。一旦该企业倒下,担保涉及的企业和银行都会受到牵连,对当地社会稳定将带来巨大影响。
为挽救昔日的行业龙头,潍坊市政府首先拉来了本地企业——晨鸣控股集团。5月11日,ST海龙第一大股东潍坊市投资公司与晨鸣控股签署协议,后者开始入场托管。
晨鸣控股是潍坊以制浆、造纸为主业的大型企业集团,系全国首家A、B、H三种股票上市公司。最终,被拉来“救场”的晨鸣控股未能如愿挽救ST海龙。
晨鸣控股托管期间,海龙先是近70%的产能停产,大量下岗职工要求政府解决企业长期拖欠的五险一金。仅仅3个月后,晨鸣控股便解除了与山东海龙第一大股东潍坊市投资公司的托管协议。
对于重组失败的原因,晨鸣控股集团审计部部长高俊杰告诉记者,ST海龙与晨鸣的主业不同,且近年来化纤产业一直不景气。托管企业后发现,ST海龙自身债务太重,对晨鸣来说重组价值不大。此外,晨鸣开出的条件也未能与大股东达成一致,因而选择了撤出。
ST海龙很快找到另一个重组方——恒天集团。成立于1998年9月的恒天集团,注册资本26.13亿元,是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国有独资大型央企。此外,纺织是恒天集团主业之一,二者结合可使企业主业保持不变,海龙的员工易于得到安置。
ST海龙证券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企业大股东仍在与恒天进行谈判,停工的部分产能恢复了生产。